近年来,广州面对电动自行车的治理难题,已出台多项措施。从2021年11月起实行电动自行车登记上牌管理,到2023年6月发布《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电动自行车通行管理措施的通告》,提出对电动自行车实行分路段分时段限行。而最新的电动自行车新规则被视为融合了多项新措施。
随着12月30日新规即将正式实施,广州是否能解决“电鸡围城”的困局,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有专家表示,电动自行车治理应更加精细化,对于生活型用车和营运型用车应有所区分。
值得注意的是,新规明确电动自行车在非机动车道内行驶时,最高时速不得超过十五公里。这一条款自发布以来,备受争议。有专家指出,这一限速规定是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相关规定,并非广州市首创。然而,也有专家指出,该规定制定于二十多年前,随着时代的发展,应考虑更新这一标准。
此外,电动自行车总量的控制同样备受关注。新规明确表示,市政府可根据城市交通发展状况和发展导向,对电动自行车实行总量控制。据统计,广州全市电动自行车登记上牌数量已超过540万辆,并以每月约10万辆的速度持续增长。对此,有分析认为,对小汽车数量的控制和限行政策,进一步助推了电动自行车的快速增长。
专家指出,广州的城市道路设计以汽车为中心,缺乏足够的非机动车道和停车设施,这导致电动自行车乱停乱放、占用人行道等问题,成为交通安全隐患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道路改造和精细化管理成为迫切需求。
总的来说,广州的电动自行车新规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关注。对于如何更好地治理电动自行车,需要综合考虑交通状况、人口增长、道路设计等多方面因素,以实现更加安全、便捷、有序的交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