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力推‘首发经济’,哪些消费赛道将迎热潮?

中,已明确指出要“完善扩大消费长效机制,减少限制性措施,合理增加公共消费,积极推进首发经济”。

那么,什么是“首发经济”呢?在百货购物中心行业,有个词和首发经济很像,那就是首店经济,虽然只是一字之差,但两者有很强的关联性。首发经济始于“首店经济”,2018年,上海在首店宣传中率先提出了“首店经济”的概念。随后,在2020年,国家级文件中首次明确提出要“支持中心城市做强‘首店经济’和‘首发经济’”。

相较于广为人知的首店经济,首发经济在内涵层面实现了新的拓展与深化。截至目前,首发经济尚未拥有一个确切的定义,但其核心特征可概括为以下三点:一是“首次亮相”,强调新产品、技术、服务、业态及模式的初次发布与展示;二是“链式发展”,涵盖从新品研发到发布、展示、推广及销售的全过程;三是“引领潮流”,具备时尚、高品质及新颖性,顺应消费升级与高质量发展需求,彰显地区商业活力与创新力。

这些首次亮相的创新要素共同构成了首发经济的核心组成部分,吸引消费者并引领消费潮流。它有助于集中品牌资源,促进产业升级,并增强城市商业的活力。此外,首发经济也强调与消费者建立紧密的互动关系,以实现品牌价值与区域资源的最佳结合,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推动供给与需求在更高层次上实现平衡,从而推动经济的健康发展。

这一路走来,首发经济已逐渐成长为推动城市商圈能级提升的重要引擎。在第七届进博会上,平均每隔15分钟,就会有一件新品首发、首秀或首展亮相,展现出了首发经济的强大活力和巨大潜力,也为消费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

与首店经济不同,首发经济的范畴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消费品类,而是广泛涵盖了艺术、人文、体育、露营等新兴且富有创意的品类首店,这些首店在近年来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此外,脱口秀首秀、演唱会首演、新歌发布等文化娱乐活动也被纳入首发经济的范畴,进一步丰富了其内涵。

为了迎合不同消费群体的多元化需求,各类旗舰店、主题店、黑标店、金标店等概念店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它们以独特的品牌定位、个性化的消费体验,吸引着不同层次的消费者。这些概念店的兴起,不仅推动了商业模式的创新,也促进了消费市场的进一步细分和升级。

许多国际知名品牌也开始选择在中国市场进行新品首发。这些品牌通过与中国市场的深入合作,了解中国消费者的需求和喜好,推出符合中国市场特点的新品。一些国际时尚品牌会选择在中国的主要城市举办新品发布会或时尚秀,展示最新的时尚潮流和产品设计。

然而,一些城市的个别首店开业初期虽然人声鼎沸,但好景不长便陷入冷清。那么,首店如何才能将短暂的“开门红”转变为持续的“长盛不衰”呢?

对于企业而言,关键在于商业创新。而对于城市来说,更需要注重政策机制的创新,从仅仅支持首店开业转向培育首发生态,利用首发消费推动城市营销和产业集聚,形成一条良性发展的链条。同时,要平衡原创与国际引入,依托中华文化打造品牌,并学习国际经验,避免同质化。此外,需兼顾短期与长期发展,通过首发活动吸引资源,形成生态圈,推动产业联动和商业创新,实现良性循环发展。

目前,全国多个城市都在积极抢滩首发经济。2024年1月至7月期间,上海新增了770家首店,相较于去年同期实现了16.5%的增长。其中,不仅数量上有所增长,首店的量级也在提升,高能级首店同比增幅达到了26.6%。北京、深圳、广州、成都、武汉、湖南等多个城市都推出了政策以支持首发经济的发展。

近期,一些券商发布了研究报告,聚焦“首发经济”,认为这一新兴趋势将为消费板块带来新的活力,并预测多个行业将因此受益。首发经济、首店经济等新概念的层出不穷,表面上显得复杂多样,实则均指向了一个明确的政策导向:拉动内需、促进消费。

这些新概念的核心,在于通过创新商业模式、汇聚国内外知名品牌与优质资源,来激活市场潜力并激发消费者的购买热情。它们通过打造别具一格的消费体验、提供卓越的商品与服务,助力提升城市的商业竞争力,吸引更多消费者与投资者,进而驱动经济增长。

从政策角度来看,这些新概念的推出是为了适应新时代经济发展的需求。随着消费者对品质、个性化和多元化需求的日益增长,传统商业模式已难以应对市场的快速变化。因此,政府与企业需不断探索新的商业模式和消费场景,以满足消费者需求,推动经济持续发展。

(本文首发于钛媒体APP,作者│赵晨含,编辑│房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