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轮状病毒病深度剖析,与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的区别

轮状病毒病是由猪轮状病毒引起的猪急性肠道传染病,主要症状为厌食、呕吐、下痢。中猪和大猪为隐性感染,通常无症状。此病在晚秋、冬季和早春季节较为常见。应激因素,如寒冷、潮湿、不良的卫生条件、喂非全价饲料等,均可能加重疾病严重程度和病死率。除猪轮状病毒外,从小孩、犊牛、羔羊、马驹分离的轮状病毒也可能感染仔猪,导致不同程度的症状。

3.1 病原学

病愈猪从粪便中排毒可持续至少21天。病猪痊愈后获得的免疫主要是细胞免疫,对病毒的持续存在影响时间不长,所以痊愈猪可能再次感染。病毒可从一种动物传给另一种动物,只要病毒在一种动物中持续存在,就可能造成本病在自然界长期传播。这是本病普遍存在的重要因素之一。

3.2 临床症状

病猪精神不振,食欲减少,不愿走动。仔猪吃奶后迅速发生呕吐及腹泻,粪便呈水样或糊状,黄白色或暗黑色,脱水明显。初生仔猪感染率高,发病严重。10~20日龄仔猪症状较轻,当环境温度下降和继发大肠杆菌病时,症状可能加重并导致死亡率增高。

腹泻粪便呈灰白色

猪轮状病毒病的剖析详解,区别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

3.3 病理变化

病变主要在消化道,胃内有凝乳块,肠管变薄,内容物为液状,呈灰黄色或灰黑色,小肠绒毛缩短。

肠壁变薄透亮肠内充满黄色液体

3.4 防治

疫苗接种:

  • 使用猪轮状病毒油佐剂灭活苗或猪轮状病毒弱毒双价苗对母猪或仔猪进行预防注射。
    • 油佐剂苗:怀孕母猪临产前30天肌内注射2毫升;仔猪于7日龄和21日龄各注射1次,注射部位在后海穴(尾根和肛门之间凹窝处),每次每头注射0.5毫升。
    • 弱毒苗:临产前5周和2周分别肌内注射1次,每次每头l毫升。

加强管理:

  • 保持圈舍清洁卫生,勤打扫、勤冲洗。
  • 仔猪要注意防寒保暖,增强母猪和仔猪的抵抗力。

其他措施:

  • 早吃初乳:在疫区要使新生仔猪及早吃到初乳,因初乳中含有一定量的保护性抗体,仔猪吃到初乳后可获得一定的抵抗力。
  • 经常消毒:猪舍及用具经常进行消毒,可减少环境中病毒含量,也可防止一些细菌的继发感染,减少发病的机会。
  • 隔离病猪:发现病猪立即隔离到清洁、消毒、干燥和温暖的猪舍中,加强护理,给易消化的饲料,及时清除病猪粪便及被其污染的垫草,消毒被污染的环境和器物。
  • 饮用葡萄糖甘氨酸溶液:发病后饮用葡萄糖甘氨酸溶液(葡萄糖22.5克、氯化钠4.75克、甘氨酸3.44克、枸橼酸0.27克、枸橼酸钾0.04克、无水磷酸钾2.27克,溶于1升水中即成)。

同时,可用5%~10%葡萄糖盐水和10%碳酸氢钠溶液静脉注射,每天一次,连用3天,防止酸中毒。另外,用硫酸庆大小诺霉素注射液16万~32万国际单位,地塞米松注射液2~4毫克,一次肌内或后海穴注射,每日1次,连用2~3天。

以上内容已重新润色,同时保留了原有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