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氏,即季康子,准备对颛臾发动战争。冉有和子路,季康子的两位得力助手,前来向孔子求教,表示:“季氏计划对颛臾采取行动。”
孔子听到此消息,表情严肃,他回答道:“冉求,这难道不应该责备你吗?颛臾,作为先王所封的东蒙山祭祀的主持者,一直在鲁国的疆域之内,是国家的重要屏障。为什么要去讨伐它呢?”
冉有解释道:“夫子,季康子有他的想法,而我们两人,其实并不希望这样。”
孔子反驳道:“冉求,周任曾经说过:‘陈力就列,不能者止。’若是遇到危险不去支持,遇到动荡不去扶持,那么,还需要这样的助手做什么呢?而且,你的话是错的。就如同虎兕从笼中逃出,龟玉在匣中损坏,这是谁的过错呢?”
冉有继续辩解:“现今颛臾城墙坚固且邻近费邑。若现在不采取行动,将来必定会成为子孙的忧患。”
孔子听后,深深叹息:“冉求,真正的君子是不会放弃自己的欲望,却寻找借口来掩饰的。我听说,治理国家的人,不怕财富少,只怕分配不均;不怕贫穷,只怕社会不安。若是财富分配均匀,便无所谓贫穷;若是社会和谐,财富自然不会少;若是人民生活安定,国家便不会倾覆。对于远方的百姓,若他们不归服,就通过文德来吸引他们。他们来了,就让他们安心。如今,你和子路辅佐季康子,远方的百姓不归服,你们却无法吸引他们;国家分裂,你们却无法保全;反而想在国内动用武力。我恐怕季康子的忧患,不在颛臾,而在他自己的朝廷之内。”
(1)季氏:指季康子,鲁国的大夫。
(2)颛臾:古国名,西周初期,成王册封颛臾国君,主要任务是祭祀蒙山。
(3)有事:指的是出兵征伐。
(4)无乃:表示推测,即“岂不是、难道不是”。尔是过:宾语前置,即“过尔”,责备你。
(5)先王:指周朝早期的天子。东蒙:即蒙山,今在山东蒙阴县和费县境内。
(6)社稷之臣:维护社稷的藩臣。
(7)何以:为什么,用于反问。
(8)夫子:指季康子。
(9)周任:古代史官。
(10)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在担任的职位上用尽全力,做不到就要卸任。
(11)兕:犀牛。柙:关兽的木笼。
(12)龟:指龟甲。椟:木匣。
(13)费:季氏的封邑,今在山东费县城西北。
(14)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君子痛恨那些不直接表达欲望,却寻找借口的方式。
(15)有国有家者:指诸侯和大夫。
(16)均:财富分配均匀。
(17)来之:使动用法,使之来。
(18)析:分开,散开。
(19)萧墙:大门之内的矮墙,比喻内部。
本章主要讲述了三个主题:
一是为臣之道。作为臣子,要竭尽全力辅佐君主,使其走上正道,治理国家,正如孔子在第11•24章中所说的“以道事君,不可则止”。
二是为政之道。治理国家的目标,是让百姓富足,社会安宁。这样才能吸引异国百姓的归附,巩固自己的国家,正如孔子在第13•16章中所说的“近者悦,远者来”。而实现“近者悦”的策略,就是:“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三是通过“季氏伐颛臾”这个具体事例,说明不能让大夫执掌国政的原因。大夫往往包藏私心,不能一心为国,执掌国政后,必然会动用公权力为自己的私心服务,从而把国家引向动乱。
季氏准备攻打颛臾。冉有和子路前来向孔子求教,表示季氏计划对颛臾采取行动。
孔子听后,严肃地说:“冉求,这难道不应该责备你吗?颛臾,作为先王所封的东蒙山祭祀的主持者,一直在鲁国的疆域之内,是国家的重要屏障。为什么要去讨伐它呢?”
冉有解释道:“夫子,季康子有他的想法,而我们两人,其实并不希望这样。”
孔子反驳道:“冉求,周任曾经说过:‘陈力就列,不能者止。’若是遇到危险不去支持,遇到动荡不去扶持,那么,还需要这样的助手做什么呢?而且,你的话是错的。就如同虎兕从笼中逃出,龟玉在匣中损坏,这是谁的过错呢?”
冉有继续辩解:“现今颛臾城墙坚固且邻近费邑。若现在不采取行动,将来必定会成为子孙的忧患。”
孔子听后,深深叹息:“冉求,真正的君子是不会放弃自己的欲望,却寻找借口来掩饰的。我听说,治理国家的人,不怕财富少,只怕分配不均;不怕贫穷,只怕社会不安。若是财富分配均匀,便无所谓贫穷;若是社会和谐,财富自然不会少;若是人民生活安定,国家便不会倾覆。对于远方的百姓,若他们不归服,就通过文德来吸引他们。他们来了,就让他们安心。如今,你和子路辅佐季康子,远方的百姓不归服,你们却无法吸引他们;国家分裂,你们却无法保全;反而想在国内动用武力。我恐怕季康子的忧患,不在颛臾,而在他自己的朝廷之内。”
(一)对于“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常见的注解认为应该是“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将“寡”误作“贫”,然而,若对应下句的“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则“安”也应为“和”。因此,原文中的“寡”和“贫”或许并非误写,而是有意为之,用来强调国家财富分配的重要性。
(二)关于“萧墙”的“萧”,历来解释为通“肃”,但此解释较为牵强,缺乏旁证。因此,对于“萧”的真正含义,我们应持存疑态度,避免过早下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