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剧活态传承,坚持创新表达与拥抱市场的调研探索

在古老的汉剧舞台上,一批批戏曲新秀正在崭露头角,他们的精湛表演让古老的戏曲艺术焕发新生。图为吴思雨在《宇宙锋》中饰演赵艳容,文隽华在《贵妃醉酒》中扮演杨玉环,他们的演技得到了观众的高度认可。

当被问及为什么喜欢汉剧时,青年演员邓诗洁给出了真实的回答:“因为好看。”如今,25岁的她更加官方地表示:“没有人规定‘00后’该是什么样,只要过得舒服就很好。汉剧教会了我用真诚和热情去拥抱戏曲舞台,同样去拥抱人生舞台。我希望通过我们这一代人的努力,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下去,既然选择了汉剧演员这一职业,那么这将是我一辈子的事业。”

邓诗洁的经历,正是古老汉剧得以新生的具象化体现。在武汉,戏曲文化已经深入人心,古戏院、新剧场时常传来咿呀的戏腔、悠扬的民乐,戏曲元素无处不在。武汉汉剧院作为代表,不断提高艺术生产水平和汉剧艺术研究能力,加强精品剧目创作、人才队伍建设、市场培育推广,让汉剧真正实现活态传承,重振戏曲“大码头”。

振兴码头,一批经典剧目重返舞台。坐落于老汉口里份中的武汉人民剧院近期又热闹起来,汉剧青年演员邓诗洁在这里以精湛的表演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自“百戏工程”启动实施以来,一批濒临失传的剧目得以重返舞台,一批名老艺术家的表演技艺得到活态传承,一批传统剧目影像资料被立体、动态保存。

武汉,这座曾经的戏码头城市,走出了众多戏曲名家,都与汉剧有着或多或少的渊源。如今,荣光未曾褪去,汉剧再次成为大众娱乐的领军戏剧。近年来,全国地方戏曲南方会演、中华优秀戏曲文化艺术节、全国汉剧艺术节等大型活动在武汉轮番上演,名家名团汇聚江城。

汉剧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武汉汉剧院在“研究、保护、传承、展演”上下功夫,尤其在人才培养、剧目创编、戏曲传播等方面取得了瞩目成效,大力振兴“武汉戏码头”,再现昔日繁华。

在汉剧的传承与发展中,重视人才是关键。武汉汉剧院通过成立多个戏曲名家工作室,邀请老艺术家、非遗传承人教学,名师带徒、言传身教,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当主角,为不同演员量身定制参加各级别的比赛,让青年人才各有所长、出彩成才。目前,汉剧的十大行当在武汉汉剧院都有当家演员,国家级、省级、市级非遗传承人都在以多种形式带学生。

汉剧的魅力不仅局限于舞台,已经开始走向公共空间和日常生活。在历史悠久的黄鹤楼、武汉博物馆等地方,人们可以近距离感受汉剧的魅力。民众乐园的重新开放,更是为汉剧的传播提供了新的平台。

汉剧的振兴,需要全国范围内的努力和合作。武汉汉剧院正积极开展与全国各地汉剧院团的交流沟通,加强汉剧曲谱、剧目、绝活等抢救性保护和调研工作,提升对汉剧全域性研究的水平,并加强与其他汉剧团的交流演出,对汉剧艺术在全国范围内的传播推广做出积极努力。

在宽严相济的教导下,青年演员茁壮成长,汉剧焕发新生。古老的艺术在现代社会中找到了新的生命力,让我们一起期待汉剧的未来更加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