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永远只是父老乡亲的大强子。”
这是京东集团首席执行官刘强东对家乡人民说过的一句话,这句话里的“大强子”也就是刘强东自己。他,一位从农村走出的企业家,用自己的努力和奋斗,成就了一番辉煌的事业,但他始终保持着对家乡人民的深厚情感。
今天,我们要讲述的,就是这样一位“接地气”的刘强东。
刘强东出生在江苏省宿迁市的一个小农村里,这个农村叫做光明村。他是这个村子里的“光明”人物,从小独立,不畏困难,勇于拼搏。
小时候,刘强东家里并不富裕,父母靠驶船为生。他们没有想过,自己常年帮助他人,最终却把自己的儿子“渡”了出来。
由于父母工作的原因,小刘强东被放在了姥姥家。姥姥并没有多大的学问,甚至,连大字都不识一个。但这样的环境下,刘强东培养出了独立的性格。
时间来到了1992年,高中毕业的刘强东成功考上了中国人民大学。当他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家人时,虽然父母也为他高兴,但随之而来的却是忧虑。
对于家里的经济情况来说,肯定负担不起儿子上大学的费用。但是,如果不让儿子上大学的话,这几年的努力不就白费了吗?
正当一家人为此陷入困境时,刘强东考上大学的消息传遍了村子。村民们知道他的家庭情况,纷纷来到他家,拿出了76颗鸡蛋和500块钱,递到了刘强东的手上。
这76颗鸡蛋和500块钱,对于村民们来说并不是小数目。但他们更愿意用这些东西去换一个机会和一个“希望”,一个让刘强东上大学的机会,一个能够改变村子命运的“希望”。
1992年,刘强东将这500块钱缝在内裤里,来到了中国人民大学的社会学系。从小就有独立性格的他,决定不再向家里要一分钱。
于是,刚上大一的刘强东就开始做兼职。到了大二,他爱上了电脑编程,废寝忘食地钻研,甚至经常一觉醒来发现自己还在机房里。
就这样,刘强东把电脑编程“吃透”的差不多了。他学会编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给老家的政府部门编了一套电力管理系统,并开始用编程挣外快。
到了大三,课余时间稍微多了一点,他就开始利用这些时间,更卖力地做编程挣钱。不久之后,刘强东就花了两万多元给自己购置了一台学习机。
有了资金后,刘强东又有了新的想法。到了大四,他拿着自己的资金和借来的一些钱,在学校附近开了一家餐厅。
深知打工者不易的刘强东,对员工的态度特别好。他先是给每一位员工发了块手表,并将员工的工资翻了一倍。
然后,他不让员工住在漏水的地下室,让他们住在地上的楼房里。而且,他不让员工吃剩饭菜,每天要求后厨做两荤两素,给员工当工作餐,在规定的日子里,员工们也可以喝点酒,解解馋。
可是,刘强东的这些好意,终究是“错付”了,他把真心交给了这些不值得托付的人手里面。
在餐厅经营了两个月后,餐厅的前台和厨师开始变着法贪钱,从采购到最后完成交易,每一步都不放过。
“人心不足蛇吞象。”
当刘强东发现后,他只是选择关闭了餐馆。这一次,学社会学的刘强东亏损了20多万。
就这样,刘强东终于迎来了毕业的那一年。他来到了一家外资企业,准备先积累经验,在这里他一干就是两年,从电脑、业务、物流,他都“摸”了个遍。
1998年,拿着仅有1.2万的刘强东来到了中关村,他租了一个小柜台,售卖多媒体。到了2001年,“京东多媒体”就摇身变成了“京东商城”。
而且,这时候的刘强东也在全国各地开设了十多家分公司,并成为了当时国内最大的光磁产品代理商。后来,当刘强东准备做大做强的时候,却赶上了当年的“SARS”病毒。
刘强东第一时间考虑到了员工的安危,于是,便把门店关闭了。
门店关闭后,为了继续做生意,刘强东想到了互联网。他开始在网上推销自己的产品和店铺。一开始,并没有多少人关注。直到一个人回复了他,这个人说:
“京东我知道,这是唯一一个我在中关村买了三年光盘没有买到假货的公司。”
这句话,在激励了刘强东的同时,也开始让“京东”开始受到了关注。
之后的“京东”也确实让人“看见”了。时间来到了2017年,刘强东拿着“成就”回到了家乡。他拿出过亿元的人民币,用来捐助宿迁当地的教育、文化、养老等事业。
而且,他为了提升家乡的教育水平,还推动南京外国语学校的仙林分校落户到自己的家乡。村民终于等来了他们的“希望”。
在刘强东的这些事迹里,我们不仅能够看到他对家乡的态度,同样也能看到,他对员工的态度以及他对自己事业的态度。知恩图报、感同身受、诚信为本,这些品质都藏在了刘强东的这些“态度”中。这些品质也是值得我们大家去“细细咀嚼”的,至于最后是“吞”还是“吐”,就留给大家自作选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