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池记启示,李旭光对穷极教育的终极思考

">

李旭光书法作品

三百字的《墨池记》,其核心在于其二、三段。第二段,通过王羲之的书法,至“晚乃善”,揭示了“则其所能,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的深刻道理。然而,随后作者提出了三个引人深思的问题:与王羲之相比,为何后来者难以企及?是学问不及吗?若学问超过王羲之,书法却未达到其水平,是否可以少作学问?更何况那些志于修身养德的人? 这实际上,触及了学养、才能、道德之间关系的复杂问题。

李旭光书法作品


李旭光书法作品

到了第三段,作者再次探讨了才能的获得,与学习,与人格修养的关系。因为王右军学习书法遗跡墨池作记,引发出对一个人学习、才能、人格修养之间关系的思考,以应州学舍教授王君之请,使得这篇短文,触及到教育终极目的之思考。历史经验一再证明,国民教育的终极目的,是育人,即有别于人类生殖繁衍,实现社会意义上人的德、智、体开发。这是比生理意义更为高级、重要的人类生产、开发。诚如经济、社会发展,最终要归结为人们自身的发展、完善,而不是其过程的本身。如果一个人空有书本知识,而不具备解决现实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甚至人格修养很差,这样的教育不是失败吗!

李旭光书法作品


李旭光书法作品

十几年前去硅谷,作者亲眼目睹了与之衔接的科研孵化基地,直观地了解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和经济、社会效益的过程;我国古代许多书院,直接培养造福一方才俊和国家栋梁。而乡校,还曾经为议政暨民主监督之处。

李旭光书法作品


李旭光书法作品

因此,考察教育成果,最终要看其是否真正实现了育人,并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培育了种籽,而不单只是分数、升学率一类指标…。

2022.10.4(重阳节)旭光于镜湖之滨

作者李旭光

李旭光简介

  祖籍山东,吉林松原人,军人出身,退休前曾供职于乡、县、市(地)、省党政机关。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民族史学会辽金契丹女真史分会理事,中国楹联家协会会员;吉林省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吉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文学创作一级。

  其散文《秋来查干湖》等作品,已在《光明日报》、《作家》、《大家散文》、《诗选刊》、《散文选刊》、《语文主题学习》(上海教育出版社)等书报刊发表,并被多个语文学习网站所关注;《查干淖尔之冬》发表于《大家散文》、《人民日报》,并收入《人民日报》散文精选《风在诉说的时候》;《中华典籍引领我的生活》获《光明日报》社、“国家古籍保护中心”有奖征文优秀奖;《百余年来洮霍两河注入查干湖以及松嫩两江与查干湖沟通的文献与图舆》在全国辽金史年会宣读,刊于《东北史地》,并收入《辽金史论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三石·九石》等几十篇札记、随笔、诗歌,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诗刊》、《人民文学》、《美文》等报刊发表。

  其楷书作品《金刚经》入选首届华珍阁杯全国书法大赛;楷书《盂方·盂圆》获建国七十年“翰墨云桥杯”全国书画邀请赛优秀奖。

  其文集《踏青集》、《方舟·方舟》、《查干湖畔的辽地春捺钵》等已在作家出版社、吉林出版社出版。(2019·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