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军海马斯火箭炮首次现身,背后的战略考量与国际影响

2024年1月6日,台湾“立法院”“外交及国防委员会”对台军新接装的“海马斯”火箭炮(HIMARS,即美制M142高机动性多管火箭系统)进行了考察。民进党“立委”王定宇在社交平台上发布了相关照片,并透露赴美受训的台军官兵对操作该火箭炮已经非常熟悉,这是台军“海马斯”火箭炮首次在镜头前公开亮相,标志着台湾在军事装备上的又一次重要升级,这一举动也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特别是中国大陆对此表示了强烈反对和谴责。

“海马斯”火箭炮是一种高度机动化的多管火箭系统,具备快速部署和精确打击的能力。其普通火箭弹的射程可达42公里,而发射陆军战术导弹时,射程更是可以扩展到300公里。这种远程打击能力使得“海马斯”成为现代战争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武器,在伊拉克战争和当前的俄乌冲突中,“海马斯”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证明了其在复杂战场环境下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对于台军而言,“海马斯”火箭炮的引进无疑将显著提升其远程打击能力。台军计划将“海马斯”与自研的“雷霆-2000”火箭弹搭配使用,形成远、中、近程三层火力打击体系。这种组合不仅能够增强台军在台海的防御能力,还可能对大陆沿海地区构成一定的威胁,特别是在对大陆进行源头打击、袭击福建沿海的主要港口、基地和装载上船过程中的登陆船团方面,“海马斯”将发挥关键作用。

台军引进“海马斯”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战略决策。近年来,随着两岸关系的紧张和“台独”势力的抬头,台湾当局在军事装备上的投入不断增加。引进“海马斯”火箭炮,既是提升台军战斗力的需要,也是向外界展示台湾“自我防卫”能力的手段。更深层次上,这是台湾当局试图通过军事手段来平衡两岸实力、争取国际支持的一种策略。

对于台军引进“海马斯”火箭炮的举动,大陆方面表示了坚决反对和强烈谴责。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吴谦指出,美方向中国台湾地区军援军售严重违反一个中国原则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特别是“八·一七”公报规定,粗暴干涉中国内政,向“台独”分裂势力发出错误信号,严重破坏台海和平稳定。大陆敦促美方立即停止对台军援军售,停止与中国台湾地区的军事联系,停止在台海拱火浇油。

台军“海马斯”火箭炮的首次现身也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一些国家对此表示关切,认为这可能加剧台海地区的紧张局势,不利于地区的和平与稳定。而另一些国家则持观望态度,试图从这一事件中寻找自身的利益点。无论如何,台军引进“海马斯”火箭炮的举动已经对国际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它不仅加剧了两岸之间的军事对峙,还可能引发周边国家的连锁反应,特别是在美国等外部势力的干预下,台海地区的局势变得更加复杂和敏感。

尽管“海马斯”火箭炮在性能上具备诸多优势,但在实际运用中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相对于解放军的远程火箭弹而言,“海马斯”的射程仍然有限;在复杂的战场环境下,“海马斯”的生存能力和作战效能将大打折扣。此外,“海马斯”的引进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两岸军事力量的对比态势,解放军在装备、训练、指挥和作战经验等方面都具备明显优势。

台军“海马斯”火箭炮的首次现身标志着台湾在军事装备上的又一次重要升级,但同时也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大陆的强烈反对。这一举动不仅加剧了台海地区的紧张局势,还可能对国际政治格局产生深远影响。无论台军如何努力提升战斗力,都无法改变两岸军事力量的对比态势和台湾作为中国一部分的历史事实。台湾当局应该放弃“台独”幻想,回归到一个中国原则的轨道上来,通过和平对话和协商解决两岸分歧和问题,共同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融合发展。